目前海外各大经济体仍然不见好转,导致上海钢结构企业在海外能承接到工程的寥寥无几,海外市场对钢结构整体需求疲软只是经济不景气时的一个短期缩影,长期来看,还是有需求上升的潜力可挖,只是时机还没有到来,需求空间没有完全打开。而国内钢结构产业无论是开工量或业绩环节都受压,受国家对房地产宏观调控的影晌,钢结构产业内销也出现了增速放缓的现象,在双重挤压下, 上海钢结构调整之路漫漫,企业目前无法轻松。
此外,在原材料价格上涨及人民币升值等的影晌,上海钢结构企业出口成本增加不少,而欧美神秘客户咬死价格,工程合同承包价格无法上涨。上海钢结构企业不仅要而对劳工费用的大幅增长,更要面对海外某些国家对中资企业要求越来越严格的新法规,欧美各国再度抬高钢结构进口门槛,令上海钢结构企业失望之余,更是雪上加霜,受上述多种因素的影晌,占全国钢结构出口额近半壁江山的上海钢结构出口也有所放缓,据有关数据显示,2013年上半年,海外订单同比增长3%,而今年同期只有0.5%。而内需疲软与国家对房地产调控有很大关系,楼市成交量在2013年下半年曾出现过一片热潮,但对上海钢结构产业无法起到拉作用,因此需求也很有限。
钢结构材料可以全部回收再利用,是可循环利用性最高的新型建材类型。在哥本哈根世界气候大会之后,“低碳”的概念如雨后春笋般兴盛起来。一时间,“低碳经济”、:“低碳社会”、“低碳城市”、“低碳地产”、“低碳生活”等新名词,以崭新的姿态高调亮相,融入了所有人的生活,未来人们的生活方式也会发生深刻的变化。全面推进建筑节能,发展生态低碳经济,加大节能减排力度,是未来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目前我国钢结构材料生产企业分布区域广、每个区域生产的材料有一定的独特性、企业规模与产品质量良莠不齐等这些都是带有一定地方产品特色。随着新材料、新工艺、新技术的发展,上海钢结构企业还有很宽的发展空间。
目前海内外需求不增反降,影晌了上海钢结构的调整期限,但位居国内同行龙头地位的上海钢结构产业仍然具有质量、设计方案、品牌等竞争优势。在当下的海内外行情趋冷的影晌下,或多或少会影晌今明几年的业绩,从长远来看仍不改走势向上的本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