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经济发展重心开始向内陆城市转移,各种制造加工业在内地投资与开发进行得热火朝天,对建筑钢结构的需求量暴涨,市场订单不断,企业成绩喜人,行情蒸蒸日上,表现相当抢眼。先行一步的钢结构企业已经赚得了满满一桶金,相比之下 上海钢结构产业就逊色很多,市场经过十多年的开发再加上企业数量过多已经出现饱和态势,面对市场风向的转变,上海钢结构企业切不可固守城池,勿错过内陆大好发展良机。
未来,内陆城市经济的快速发展会带动一些行业快步向前,国家根据经济动态而制定的一系列政策也会对一些行业的发展壮大产生较大的鼓励作用,成为一些行业在发展历程中的一个契机。如钢结构行业,未来五年,国家明确“十二五”期间将增大钢结构工程所占的比例,推进资源节约型社会建设,把超高层钢结构工程和住宅工程关键技术作为基础研究课题,大力推广钢结构厂房。同时,国家鼓励采用先进的节能材料,尽量少用碳排放量大的建材,逐步增大高强度、高性能建材的使用比例,推动建筑垃圾的有效处理和再利用等,开发和推广环保、节能型建材。众所周知,建筑行业是我国经济支柱性产业之一,新型节能环保建筑的利用率直接决定着整个行业的科技水平。在过去20年里,一线城市的钢结构行业发展迅猛,市场在无序过度开发下过早显疲惫。
上海钢结构企业能否把握这场内陆市场新契机除了企业本身需要创新更节能的建材,提高更完善的制作技术外,还需要决策者的英明判断。一方面,上海钢结构企业对涉足尚未成熟,鱼龙混杂的内陆市场抱着谨慎的态度,担心过早介入会给企业带来亏损;另一方面又羡慕别家企业的勇气,企盼当地能有更多的优惠政策,抱着这种复杂的心态一拖再拖,眼睁睁的看着机会从眼皮底下流失。当然,向内陆市场出发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做好万全规划肯定最好,但切不可犹豫不决,制订了就得行动,要不然最初的好时机一过去就不会再倒回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