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顾十年前的钢结构市场,状况可谓是红红火火。但近两年钢结构行业整体盈利处于大幅衰退,迅速下滑的工程报价以及市场需求远不如预期中的那么强烈,导致了钢结构企业的年毛利利润一年不如一年。虽然我国建筑房地产复苏迹象明显,缓解了钢结构市场供过于求的现状,不少企业仍然表示生存艰难,工程承包价难以在短期内得以快速提升,盈利上升,经营环境能改善是不少上海钢结构企业的梦想。
虽然今年过开春不久,但就目前的市场状况来预测, 上海钢结构企业仍然承受很大的压力。本土钢结构公司不管是从技术还是管理或者是创新上都表现一直不错,工程质量提升得很快,但还是无奈于外部强势品牌的大举渗入,这些外来企业将会陆续抢走一部分项目承建权,并以品牌影晌力继续打压钢结构工程的承包总价,企业要在钢结构行业活得风生水起,需要把握三方面:一预判未来的能力;二准确的时间做正确的事情;三把握正确的发展方向。面对钢结构产业的快速发展趋,企业要如何做成为关键。有些钢结构企业原来在混凝土建筑行业内做得相当成功,但钢结构与传统建筑截然不同,特别是一些新进钢结构企业往往对行业了解不够,冒然加入,对钢结构技术认识不够,造成不知道如何建立品牌如何推广企业知名度,再加上钢结构价格没一个统一的标准,浮动大,且行业信息分布较散,与原材料供应商的合作形式单一,使得这些钢结构企业在变化无常的市场中经济处于被动地位。
真正做钢结构的企业要像坚实的桥梁,为了在市场中寻找商机,要加强与各类企业之间的往来,促进了资源共享的可能性,而且在承建工程时,要实实在在地给业主建设高性价比的项目,而不是仅仅是变相提高自己的利润,如果某些钢结构企业为了得到丰厚的毛利润,以次充好,偷工减料,会造成工程的不安全而出现大的意外事故,企业将会得不偿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