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以来, 上海钢结构行业增幅高于大部分产业,主要得益于国家推进经济结构调整、支持节能建筑以及加工制造业景气度的回升等的带动。不过在年初,受国际金融危机的影晌,上海钢结构产业走势平平,经过大半年的震荡,已进入缓慢回升期。总的来说,上海钢结构产业全年发展走势尚可。
上海钢结构产业历经多年的发展之后,在国内已形成在一定的规模,近几年在产销增速回升的同时,行业主营活动利润增幅却并不高。对此,有专家分析认为,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人工成本上升快,管理、营业费用居高不下,导致行业的成本增幅高于产销增幅。其次,多数钢结构企业业绩不旺,规模效益下降,新材料与新技术化仅在少数企业见效。与国内很多行业一样,工程质量不高,生产模式落后且效益低下是多数上海钢结构企业的通病。随着两化融合方针的贯彻实施,上述情况开始发生变化,敢闯敢创新的钢结构企业进步较快、成效初显。部分企业已设立信息化的机构和专职人员,且高薪聘请国外技术专家指导,而起步早、有基础的企业已着手结合现代生产模式推进生产过程信息化,并以此为核心建立企业信息化管理系统。
相对来说,全年利润增幅不高的钢结构企业多是基础薄弱,自然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发展缓慢,
另一方面,轻钢结构领域的企业扎堆,利润低是肯定的,而重钢结构领域的工程量大、技术要求难度大、不少上海钢结构企业还不具备承建这类工程的实力。随着我国民众对节能型钢结构建筑的接受度的进一步提高,钢结构将会得到广泛的运用,节能环保作为我国工业经济发展的核心,为我国工业的可持续发展指明方向的同时,也在有效的拉动上海钢结构行业的可持续发展,并凭借强劲的发展力成为我国建筑领域的重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