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许多钢结构公司面临工程质量、企业自律、检测达标等严峻挑战。而三中全会闭幕后,建筑节能化、大规模城镇化等为钢结构产业带来双重发展机遇。面对这场“暖冬” 契机,一部分钢结构公司采取多元化发展营销方式,再采取抱团取暖、优势互补等方式来迎接新的挑战。
目前我国大部分钢结构公司正值建设阶段,起步晚,规模不大,生产场地多是以租赁为主,再加上近年的人工费、运输费、材料费等的上涨,自然压力不少。此外,行业标准缺失、工程质量参差不齐和同质化、企业发展良莠不均、恶性竞争等都是造成钢结构市场混乱、渗透力薄弱的重要原因。因此,规范体系的建立和企业的升级转型、提高核心竞争力便显得尤为重要。而节建建筑新政以及城镇化的推进,同样也是一把双刃剑,既能为钢结构公司带来限有发展机会,同时也对钢结构公司的要求更高,机会稍纵即逝,企业需自强自立才能赢得一席之地。
我国钢结构行业仍是一个附加值不高的行业,一直徘徊在8%~15%的低利润率水平,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的产品比例不高;企业的创新投入和创新动力不足,工程质量在低端徘徊,产业集中度不高,同质化竞争没有得到根本解决。当前,产业结构调整、创新驱动发展是钢结构公司的主要发展方向。
撇开钢结构行业整体向上的发展趋势,建筑节能与城镇化将为 钢结构公司的未来发展步伐挥下坚实的一笔,工业化与信息化的加快推进,新兴产业的快速崛起,更是为钢结构公司提供了广阔的发展舞台,这些有利的因素为钢结构公司走出困境、做大做强提供了难得的契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