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全球经济持续低迷、国内楼市调控等的影晌, 上海钢结构产业进入发展低潮期有近两年的时光,然而从今年5月份后,上钢结构产业用同比5%左右的增幅打破僵局,随后整个行业开始复苏。其主要原因还是市场负面因素引起的低迷已被释放得差不多了,但新建工业用房及旧房改建对钢结构的需求量还是稳中有升,从而造成行业呈现旺盛态势。
随着我国加工制造业景气度的回升,市场对钢结构厂房、彩钢板房、简易彩钢棚等的需求量明显增多,而另一方面,许多工业厂房及车间在2000年左右经济大腾飞时建造,经过多年使用,几经换主,也到了该整改的时候了,于是厂房钢结构平台、隔层、加固、置换等带来的需求已经形成长效机制,每年都有一定量的项目是由钢结构来建设的。除了旧房市场带来的繁荣,每年全国各地新建房使用钢结构,彩钢板之类的越来越多,市场也已进入稳定循环期。与购买商品住房不同,工业厂房类多是由刚需一族构成,因为这部分投资客多半本身也是加工或生产企业主,所以对工程项目亲历亲为,对方案的选择也是自主为多。钢结构工业用房一般是许多企业为扩大生产规模而建,一般要求投资少、施工快,能快速使用,因此钢结构成为首选项。
从表面看,上海钢结构行业总项目业绩并没比前两年高多少,但具体到企业,他们的日子明显好过以往,虽然市场竞争日益加剧,但赖于市场刚需硬挺,一部分上海钢结构公司的年终盈利还是多过往年。经过多年的市场洗礼,无论是构件加工企业还是钢结构工程设计安装企业都变得理性了,在上海,许多钢结构公司对利润有理性的预期,不再像初进市场那会,摸不清市场脉络,动不动就提出业绩翻一番的口号,不再把目标定得过高。还有那么一部分钢结构公司向内地三四线城市甚至行政区域更小的经济强县下沉,希望能寻找到新的利润增长点。上海大型钢结构公司向全国布局动作频繁涌现,必竟,上海市做为一线城市开发空间有限,而内地城市在国家中西部大开发的政策引导下,钢结构市场更为庞大也更具潜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