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 上海钢结构行业受困于厂房租金、劳务费用、交通运输、日常生产开支等等的持续上涨,为了突破发展瓶颈,企业纷纷“触网”。经过近几载的网上沉浮,再加上网络商机竞争也日益激烈,上海钢结构行业的“触网”脚步开始迈入深水区,作为网商的后进生,上海钢结构企业在发展网络商务的路上还有很多需要注意及改正的地方。
据估算,2013年中国网络交易规模有望突破1万亿元,中国4.2亿的网民中有35%的网民选择网上购买商品,如此庞大的数字对于地板企业来说绝对是一块“大蛋糕”。而上海钢结构行业大规模“触网”行动还是在2010年,业内人士也都把2010年定位为电子商务发展元年。而“触网”之后,大部分上海钢结构企业并没有迎来想要中的美好的发展机会,无论是通过自建平台或加入第三方线上平台等方式,来拓展网络销售渠道,或都阻碍重重。一部分上海钢结构企业貌似患上了网络综合症,对网络还有点感冒,玩不转这个商机多多的平台,钢结构企业的网商之路究竟能走多远,如何去走,成了业内人士关注的焦点。
钢结构企业的“触网”效果不理想原因多,但常见的有二点,一是通过各种方式建成企业网站后,往往会通过各种搜索引擎去宣传,但有的企业怕点击收费的广告烧钱太多,又对广告效果没信心,怕落得广告费打水漂而不敢去做,于是,企业网站只是摆设,二是网站内容不吸引人,网站建成之初就是仿效他人,缺乏创新,何来商机?
随着网络的普及,上海钢结构行业“触网”的机会越来越多,网络有着诸多传统渠道无法比拟的优势,但需要企业用心去耕耘,要经得起时间与市场的考验,在线上与线下才能有所成效。上海钢结构企业若想依托互联网谋求发展,除了要在网络营销上给点力以外,在相应的洽谈服务、施工安装等问题上也得多加注意,唯有这般,才可通过这一无形的网,去网住客户的心,网住明天的精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