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国内钢结构产业在各种因素的影晌下,市场需求大幅减少,往年百家企业齐开工的现象一去不返,市场表现略显得清淡。在如此背景下,有限的项目信息被多家企业争夺已是不可避免。而价格战是重头戏,以 上海钢结构行业为例,今年以来,行业持续上演的价格战使不少企业倍感压力山大。
每家企业都是以盈利为目的,如何实现利润的最大化将是企业所要去想的。面对着这种种的价格冲击,钢结构企业不得不降低成本来控制终工程价格,将钢结构加工、安装、施工价格降低进行到底是许多企业当下最无奈的选择。而控制成本成了钢结构企业的关键所在,如何降低工程的成本来获得更大的利益,这是企业在制定计划的时候必先考虑的目标。生产、加工钢结构过程中涉及的部门关乎到企业所有部门,因此在每一个环节、每一件事、每一个活动上,钢结构企业降低成本就可以分解到每一层去。尽量减少意向、目标不明确的操作,提高目标、项目的可行性,在对钢结构项目实施之前计出预算,精细管理化,制定好标准再行业,精打细算干工程是当下不少钢结构企业的真实写照。
“价格战”从表面上看这对消费者是有利的,实际上,恶性的价格战只会导致企业在质量和服务上尽力压缩成本,而无暇估计设计研发、质量管理、服务跟进等,对于企业、消费者乃至整个市场都是弊大于利的。在内需市场的竞争日趋白热化。这样的市场形势下,仅仅靠价格战无疑是无力抢占市场蛋糕的,从长远的来看,以量来保持利润才是企业的根本所在。钢结构企业在降低成本的同时,更应该注重资本的积累和文化的沉淀,还要提升产品和服务的竞争力度,提高抗风险的能力和应对危机的能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