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说什么是钢结构工程使用寿命的天敌,应当数某些大气,如工业大气、酸雨、海雾、氯化物、电化学腐蚀以及杂散电流等。钢结构工程如长期与这些大气为伍,就会被这些气体“蚕食”,被腐蚀得坑坑洼洼,一触即穿。无疑,工业大气是 钢结构工程“杀手”,除非必要应当远离这些气体,实在是因生产需要与这些气体长期打交道,请别忘记给钢结构工程穿上好的防腐外衣。
作为建筑钢结构企业在对工程项目计时必须根据将来的使用性质采取有效的防护措施。对于大型、高耸钢结构工程,尽可能采用重防腐涂料或长效防护措施。正在大量兴建的钢结构厂房、彩板房、钢平台、夹芯板房等等,在设计技术文件中必须规定使用年限。要达到使用30年以上,紧固件必须选用“304或316”奥氏体不锈钢螺钉,与墙体彩钢板配套。若选材不当、采购失误,以次充好,都会影响工程质量和缩短使用寿命。因此注明自钻螺钉牌号十分必要。设计师应熟悉钢结构防护技术标准,认真贯彻执行。我国钢结构工程防护技术已有国家标准,如现行的外加电流阴极保护、金属喷涂等都是行之有效的技术标准,必须遵照执行。 工程预算、招投标、采购和使用均按设计为准,未经设计师签证同意,施工单位不得修改。有些不良钢结构施工单位为了“降低成本”不顾防腐效果,把防腐性差的紧固件用于结构,造成后遗症。小小螺钉,事关大局,一万平方米建筑,必须安装数万颗优质螺钉,才能保证应有的抗拔力、安全性和使用年限。以下为一些气体损害现象分析:
一、工业大气含有大量腐蚀性二氧化硫、二氧化碳气体,其腐蚀性比沙漠地区大气腐蚀速度高50~100倍。工业大气溶入水汽、雨滴中就成为“酸雨”,冶炼厂、石油化工厂废气中含有腐蚀气体,其中二氧化硫影响最大。氯气会破坏金属钝化膜,这些气体溶入厂房内部的结露中,成为“自产酸雨”,粘附在钢结构厂房的构件上,挂流在螺杆柱体,侵蚀着钢结构厂房的基体。外来的酸雨侵蚀钢屋面上的自钻螺钉,碳钢螺钉受不了腐蚀,就会生锈、漏水直至烂断,雨水流入室内与室内的酸雨汇合成为腐蚀的根源。
二、海雾、氯化物会腐蚀地下基础部分的钢筋及钢立柱。钢柱是钢结构建筑的擎天柱,是重中之重,基础部分由于水泥水合作用的高碱性使钢筋处于钝化状态,阻止了腐蚀。但在高氯化物环境下,由于氯离子的渗透性强,可以穿透混凝土护层直达其中的钢筋,造成腐蚀,甚至使混凝土开裂。海水中含有氯化物,有些工地使用未冲洗过的海沙、冬季路面除冰剂经常使用氯化物,会使钢筋、钢柱腐蚀。钢结构工程离海岸越近、腐蚀越严重,其腐蚀速度比内陆建筑高出很多倍。
三、工业烟囱排放的烟气中大多含有二氧化硫、硫化氢以及氮气等腐蚀气体及尘埃,湿热水汽造成的结露与腐蚀气体结合成亚硫酸或稀硫酸(酸雨),对烟囱产生强腐蚀破坏作用,有些钢结构建筑使用5~10年就会在烟囱排放出口以下5~8米处烂断、坍塌。这都是酸雨惹的祸。
四、还有电化学腐蚀、杂散电流等也加快了建筑钢结构的腐蚀速度。
钢结构工程投资方也不能为了追求初始投资的节省而不切实际地“省”去必要的防腐措施费用,造成后遗症,使日后的维修费用急剧上升。 钢结构企业在追求利润的同时,不要忘了所应承担的社会责任,也必须加强培训,提高防腐意识,掌握涂装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新产品,控制涂层厚度,全面提高涂装质。以确保钢结构工程使用寿命更长,结构更安全。
|